烟政发〔2019〕13号: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推动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引领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任务目标
到2022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质量显著提升,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集约化、集群化效应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与我市制造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新格局。
二、重点领域
(一)工业设计。发挥中德工业设计中心、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等机构优势,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工业设计企业入驻我市。培育壮大杰瑞集团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鼓励我市企业积极建设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积极培育工业设计新模式、新业态。高水平规划建设工业设计特色小镇,将我市打造成中国工业设计名城、世界工业设计高地。到2022年,新增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5个以上、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8家以上,引进培育服务型工业设计企业超过150家,工业设计服务产值超过50亿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专栏1 工业设计重点载体
烟台国际设计小镇、中德工业设计中心、中挪设计创新中心、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烟台工业设计中心、中国工业设计联合创新大学、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智能传感技术与系统烟台研究院、杰瑞油气开发装备工业设计中心、橙色云工业设计创新中心。
(二)商务服务。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来我市设立总部、地区性总部,以及研发、营销、结算、采购等功能型环节总部。吸引国内外知名的会计、律师、咨询机构来烟发展,培育本地仲裁、会计、审计、律师、广告、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等商务服务机构,加快构建与现代企业管理及国际化战略相适应的商务服务体系,为产业升级提供保障。引进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推进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转型发展。引进高端教育培训机构入驻,推动产教融合,探索开展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到2022年,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总收入超过55亿元,培育知名品牌企业10家以上,集聚载体2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
专栏2 商务服务重点载体
迎春大街中央商务区、烟台总部经济基地、蓝色智谷、业达智汇谷项目、中国烟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三)科创平台。培育建设一批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技研发平台,促进各产业平台的协同创新、联动发展。鼓励万华化学、正海磁材、绿叶制药等企业“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对外开放共享,提升完善在线公共服务功能和效率。继续推动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创业示范平台建设,打造我市“双创”新高地。到2022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90亿元,新争取国家级、省级科技奖励30项以上。(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专栏3 科创平台重点载体
开发区业达智汇特色小镇、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万华化学集团全球研发中心、烟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园、航天高新技术园、腾讯云烟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烟台核电研发中心、迈百瑞生产研发中心、万华化学国家工程实验室、正海磁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绿叶制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玲珑轮胎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招金集团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四)现代金融。实施服务企业融资“金桥”计划,推进“银税互动”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仓单质押、股权质押、信用保险保单质押等金融创新服务。建立金融服务评价体系,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重点产业和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能力。积极推动保险业发展,有效发挥保险功能作用,增强重点产业风险抵御能力。加大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力度,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上市、发债,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入驻,加快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典当等金融类业务。大力推动山东省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建设。到2022年,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金融业税收突破100亿元。(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烟台银保监分局)
专栏4 现代金融重点载体
滨海广场金融商务区、烟台银行、烟台农商银行、华海财险、芝罘区向阳所城广仁基金小镇项目、蓝色金谷金融中心项目、瑞银信金融广场项目。
(五)会展业。加快推进会展场馆规划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会展机构,全力申办、争办国际国内大型专业展览(节会)活动。打造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世界设计产业博览会、世界老年旅游大会、中国山东苹果节暨果业博览会、中国(烟台)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等知名品牌展会。依托烟台传统优势产业,努力打造工业材料展、装备展、汽车零配件展等一批独具烟台特色的工业展会。到2022年,全市展会数量突破100个,展览总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打造品牌展会15个以上,引进知名会展机构5家以上,将我市打造成立足山东半岛、辐射东北亚,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会展名城。(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专栏5 会展业重点展会
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世界设计产业博览会、世界老年旅游大会、中国山东苹果节暨果业博览会、中国(烟台)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东亚国际食品交易博览会、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中国皮草节、中国金都黄金节。
(六)信息消费。培育一批智能信息产品制造企业,提高企业数字化产品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探索建立和完善我市数字内容生产、转换、加工、投送平台,丰富信息消费内容产品供给。以信息化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扩大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提质增效、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安全生产、资源再生等领域的应用,提升制造业综合竞争能力。发挥我市作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带动作用,重点抓好烟台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园区建设,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入驻。加快烟台市政务云中心建设,为政府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提供全方位服务。(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大数据局)
专栏6 信息消费重点载体
山东省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烟台电子商务产业园、烟台大数据产业园、信息安全与智能制造烟台研发基地、烟台邮电通信产业研发中心。
(七)软件业。推动烟台软件园升级发展,引导园区内企业在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研发、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研发等方面实现突破。支持软件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在嵌入式智能电网、港口物流智能化、工业动漫等细分领域开发独具特色的工业软件。积极培育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多形式、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到2022年,全市软件(含系统集成)企业达到300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0亿元,软件业规模和水平继续保持全省前列。(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专栏7 软件业重点载体
烟台软件园、烟台市服务外包产业园、东方电子、海颐软件、东方威思顿、华东电子、创迹软件、智慧云谷、捷瑞数字、金软科技。
(八)现代物流。积极推进潍烟高铁、烟台港西港区、烟台机场二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筑高效畅通的立体交通网络。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加快发展甩挂运输,持续推动无车承运人发展。推动冷链物流、第三方物流、城乡配送、邮政快递业等健康快速发展。大力推动物流企业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开拓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服务。到2022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超过240亿元,将我市建设成东北亚重要综合国际物流枢纽城市。(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
专栏8 现代物流重点载体
烟台市国际综合物流园、山东济铁烟台物流园、传化智慧物流科技城、宝能烟台国际物流中心、康诺盛世医药物流中心、家家悦综合物流加工工业园、骅达农产品冷链批发市场项目、舒朗服装电子商务智能仓储项目。
三、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我市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工作,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各相关部门按行业领域和职责分工制定具体推进措施,共同推动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
(二)加大财政支持。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扶持重点产业发展、打造特色小镇、培育重点企业、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品牌培育等。鼓励各级财政、各类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扶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三)完善统计监测。积极探索制定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制度,完善相关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监测数据部门联审机制,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负责动态跟踪监测数据变化,并作出预测分析。(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
(四)加强人才支撑。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制定服务业人才需求目录,落实人才支持政策,吸引更多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高精尖缺”人才。鼓励有条件的驻烟高校与企业、行业协会之间建立产教联盟等协同机制,支持广泛开展职业培训,着力培养适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
(此件公开发布)
烟台市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18日